民间社火
发表时间:2020-04-22 15:42

 

民间社火

20161228161857992.jpg  

    本区民间社火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据闻喜、新绛、稷山、芮城、运城等县(市)出土的汉、晋、唐、宋、金、元各代的杂俑、舞俑、戏俑文物考证,汉代桐乡(今闻喜县)、曲沃民间即有耍一类的社火流行;唐宋直至金元时期,本区各县民间社火已很盛行,社火种类由杂耍扩大到音(锣鼓、花鼓)、舞蹈(狮舞、龙舞)、体育(武术、高跷)、观赏(冰山、抬阁)等,内容更加丰富,场面亦更加壮观。旧时社火多在传统节日(元宵节、端阳节、重阳节)、迎神赛社、春祈秋报会和喜庆之时(祝寿、婚礼)举行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各类社火在原有基础上普遍发展年提高,每逢传统节日,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。人民群众亦用这种传统的民间娱乐形式庆祝国庆节、建军节、劳动节等,或为各种重大工程开工典礼、竣工剪彩、商贸活动助兴。本区流行较为普遍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社火种类有:

 

 

 

锣鼓

201612281624974531.jpg


      流行于全区城镇乡村,多用于喜庆、迎神、赛社、丧葬等。乐器配置以鼓、锣、钗、钹为主,辅以小钗、云锣、爆鼓(一种手持小鼓)等。敲打套数及演奏风格因地而异。绛州(即新绛县)锣鼓以鼓乐为主,代表曲目《秦王点兵》誉满华夏,并应邀赴香港、东南亚及北欧一些国家表演。运城市东郭乡、北相镇的锣鼓气势宏大,节奏紧促,代表曲目《关公战蚩尤》驰名省内外。河津市以汾北锣鼓为佳,一个表演队少则数十人,多则数百人,演奏员古代武士装束,指挥者手持两米左右长竿,竿头饰以绒球、彩绸,锣鼓声起,听似山洪出谷,响雷震耳,看如遣兵布阵,壮烈撕杀,代表曲目有《乱刮风》、《风搅雪》、《狮子滚绣球》等。此外,万荣县丁樊、埝底锣鼓队、闻喜县宋店锣鼓队、平陆县张店锣鼓队也都颇有名气。

 

 

高跷

201612281644093420.jpg

      俗称“踩拐子”,流行于全区城镇乡村。表演者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质器具(俗称拐子),化妆成各种神话、传说、传统戏曲人物或现代剧人物,在锣鼓伴奏下舞蹈行进。拐子高低不等,低者1-1.5米,高者2-3米。表演形式有单拐、双拐,亦有3人4拐的。表演特技有上高桌、劈八叉等。临猜县临晋镇西关表演的《赶驴》堪称一绝:妻骑驴挎篮,夫执鞭赶驴,不慎跌倒,妻抛彩练与夫,各伸一腿相对,妻用力拉,夫即迅起,二人相视一笑,复继续前行。运城、永济、万荣、垣曲等县(市)的高跷表演亦各有特色,颇受群众欢迎。

 

 

花鼓

201612281673536181.jpg


      流行于全区城乡,以万荣、闻喜两县的花鼓声誉较高。据传,花鼓起源于唐,兴盛于宋。表演时除一人打鼓外,另有一唱曲者,称为“伞头”,还有10多位女郎击云锣伴奏。击鼓者有三种姿势:低鼓,即腰系鼓;高鼓,即胸前鼓;多鼓,即系鼓于头部、胸部、肩部、腿部,多者可达7-8个鼓。击鼓时讲究舞姿优美,鼓点响亮。花鼓的套子很多,有“一点油”、“风搅雪”“干炒豆”、“狗嘶咬”、“紧三锤”、“慢三锤”等。走圆场时有“白菜卷心”、“龙摆尾”“踏四角”、“十“十字花”、“蝉脱皮”、“倒推磨”等路数。在击鼓的技术上有掏腰、掏腿、绕膝及种种高难度动作,如“狮子滚绣球”、“秦王背剑”、“凤凰双展翅”等。地域不同,花鼓风格亦有差异。在万荣县的花鼓中即有西南乡、东南乡、北乡之别,西南乡节奏紧促,动作跳跃;东南乡节奏缓慢,动作诙谐;北乡则稳健大方。已故的著名花鼓艺人有闻喜县的尹廷炎、万荣县的王天福、畅春生等。王天福之徒田金川深谙其师技艺之妙,曾多次赴省城、进北京表演,受到周恩来、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,并拍摄成电影、电视片向全国播放。

 

 

龙灯

本区的龙灯起源于汉代,亦称“耍龙灯”。龙灯用竹蔑、彩绢扎糊,上面制做勾画出龙鳞、龙头、龙角,造形逼真,形象威武。龙嘴内能喷火者称为“火龙”,能喷水者称为“水龙”。一条龙灯首身分成若干节,每节安一长柄,由耍龙灯者操持。每节龙身内点燃一支蜡烛,整条龙长达20余米。表演时多在元宵节夜间,由20-30名操持者统一协调,互相配合,做卷曲、翻滚、腾跃等动作,在锣鼓的伴奏下,或沿街行进,或在广场转圈表演,气势宏大、壮观。 1989年,绎县民间艺术爱好者根据神话与科学原理,对传统的龙灯制做工艺进行改造,采用超轻型材料内充氢气的方法,使龙灯能乘风而起,婉蜒飘逸,扶摇而上,直冲云天,名为“玉龙腾空”。1989年首次试验成功,1990年元宵节在运城表演,此后曾参加第十一届北京亚洲运动会开幕式,1997年参加庆祝香港回归活动等,并应邀出访日本,均获得好评。

 

水故事


  为闻喜县阜底村独有,源于清初。制作方法是在一大型装置内,以硬纸剪成各种人物、鸟兽、鱼虫及亭台楼阁,并用彩笔描绘,组成一出或几出戏剧故事,固定在特殊的位置上。表演时开启水闸,以水力带动,人物、乌兽一齐动作,十分生动有趣。
 

背高

201612281693983775.jpg


  流行于芮城县、永济市沿黄河一带村镇,又称“背支”。表演者在身上安装一支架子,一根铁棍高过头顶,再在铁棍顶端装上脚踏和一圆形铁圈。表演时将3-5岁幼童装扮成戏剧人物,卡在铁圈里,使之成为固定的造型。一般是一出戏剧人物为一组,在锣鼓伴奏声中,背者跑前跑后,穿插往来,进行表演。亦有背两名幼儿组成一出戏的。

  
背冰

2016122816103092927.jpg

  为永济市首阳乡长旺村独有。表演时由一人肩扛丈余长的檩条在前引导,名日“旗杆”。表演人数不限,均不畏严寒,赤脚裸背只穿短裤,身背巨大冰决在锣鼓伴奏下舞蹈行进。这种社火起源于清咸丰、同治年间(1851—1874)。据传长旺村的相福禄任清兵千总时,在茅津渡口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作战,清兵在黄河北岸设两道火墙,太平军不畏严寒,身背冰块渡河攻破清兵防线。相福禄佩服太平军的英勇顽强,退役回乡后倡导背冰,一直流传至今。

  
冰山


  盛行于河津市城北村。源于隋末唐初,系城北村一工匠所创。冰山的制作颇费工时,必于春节前先做成所设计的大型木质山形,骨架用麻布包扎,倒置后往上泼洒城南莲花池的浓碱水,山架四周各放一台大风车,20多人昼夜轮番扇动,让气温降至零下四五十度,使泼上去的碱水当即层层结冰,成型后再倒置过来进行整形,饰以松枝柏叶、亭台楼阁,成品形似山,质如玉,用大车拉载(今多用汽车)供人观赏。


 
转灯

2016122816113498206.jpg


  流行于河津市境内,多在每年元宵节前后夜晚表演。系当地民间艺人根据风车原理研制而成,起源于清光绪年间。开始只有单转或双转,以后逐渐发展到几个、十几个、几十个花灯同时在一个灯架上转动。转灯制作先用竹子扎成骨架,用葵花杆做灯身主体,用麻纸糊成各种花灯,另用厚纸糊成4-5个风轮,安装在每个花灯的中心,灯面上饰以各种剪纸图案。灯的空心处穿一转轴,轴外固定一燃烛柱,使烛光保持平稳达到灯转烛不动的效果。灯架的顶端再饰一雉尾和纸绣球、风哨等,使灯在转动时有色有声,引人注目。表演队伍雄壮,有时多达数百人,各持一灯架,身穿马童装,头扎英雄巾,佩戴马铃,劲吹—口哨,碎步行进。队首由一人持火球向导。整个表演锣鼓震天,唢呐嘹亮,灯光绚丽辉煌,蔚为壮观。河津市的转灯已被收入《中国民间舞蹈集成·山西卷》。

  
走兽

2016122816135690966.jpg


  为稷山县北阳城村所独有,相传始于清代。走兽造型奇特,体形庞大,制作复杂,颇为费工。先以麻丝、麻纸、细竹、铁丝、布料缝制绑缚成兽体,并涂以各种颜色,其制做工艺和方法至今密不外传。走兽多达十余种,以奇兽、怪兽居多,如独角兽、麒麟等。数人饰演兽,足踩高跷,身负重荷(兽背上有骑者1-2人),行走时脚步必须协调一致,难度极大。表演时在雄壮的锣鼓伴奏下,列阵行进,气势宏伟壮观。

  
焰火


  俗称“放火”,流行于永济、临猗、运城、新绛、芮城、万荣、闻喜等县(市)的部分乡镇和村庄。焰火的规模以火杆数量多少而定,燃放多在广场或街巷。其制作原料以火药、硫磺为主,工艺复杂,颇费工时。火杆有一般火杆和老杆之别。一般火杆装饰简单,有“方城”、“花树”“戏秋千”等样式;老杆高大,装饰内容丰富,有“八仙过海”、“和尚敲钟”、“金猴捣米”等,极尽工巧之能事。各火杆之间用火药线连接,燃放时由低到高,最后至老杆,达到高潮。运 城市安邑火神庙、临猗县城关镇火神庙的焰火声誉颇高,每次燃放都吸引四邻八乡数万民众观赏。


 
河灯


  流行于平陆县太阳渡沿黄河一带村镇,相传始于唐代,多在每年元宵节夜晚燃放。灯笼制做精美,形状各异,内燃蜡烛或油料,置于木筏之上。元宵之夜,千家竞放,满河通明,灯随波涌,光耀水流,蔚为壮观,引人入胜。
 


血故事


  为临猗百俊村所独有。表演者将猪、羊等动物肠子盘于腰间,再通过特种技巧,让刀箭戳穿胸部,或利刃砍伤背部,并涂以血红色,形象逼真,气氛恐怖。因此种社火于人无益,尤不宜少儿观看,新中国建立后已明令禁演 。